省金凤桥海绵








省金凤桥海绵AIoT物联网智慧医疗

您的位置 :首页 > > 产品中心  > > 应用领域 > > 省金凤桥海绵AIoT物联网智慧医疗
< >

智慧医院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9年3月1日建成投用,医院等级三级综合,总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占地面积约300亩,拟开放床位2000张,规划总投资近30亿元 。

主要特征




技术创新

1 、绿色节能--比同地区 、同规模医院节能20%以上

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采用省金凤桥海绵自主研发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EMC-AIoT)技术 ,对中央空调实现24小时无人守值自动控制 ,实现比同地区、同规模医院能耗节约20%以上,COP大于5。


2、信息互联--实现院内数据互联互通

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系统(IBMS)技术,将医院信息化系统 、机电系统 、医疗专项系统、后勤运维管理系统等院内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打破传统医院的信息壁垒 ,为构建智慧医院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提升手术效率30%

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采用自主研发的数字一体化手术室技术,整合术中设备(DSA、CT 、MR、C型臂、腔镜、超声、术野等)和信息系统(HIS、LIS 、EMR、PACS等),实现数字化沟通 、数字化诊断、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记录,提升手术效率30%至80%。


4、信息化及大数据--打造多维度智慧医院

从智慧患者、智慧门诊、智慧住院 、智慧护理 、智慧医技、智慧管理、智慧后勤、智慧保障、智慧科研、智慧教学等10个维度打造西南地区三甲智慧医院 ,为黔北地区1200万人口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于3月1日启动试运行,医院当日为门诊、急诊、住院同时开放 。所承建的信息化总集成项目上线 ,当日门诊病人300余人,急诊50余人,试运营当天开展手术2例;目前医院日均门诊人员1000+人,日均住院人数600+人, 为医院运行提供稳定可靠运行支持。;


一体化解决方案 :提供从医院信息化建设咨询、流程优化到医院机房建设、硬件规划到临床系统(HIS 、EMR等)、运营管理(HRP) 、OA等医院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

一体化信息集成:开业前期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完成15家主要厂家系统的对接 ,实现全院系统统一登录的对接,接入率达90% ,系统稳定使用;


一体化排队叫号 :业内创新实现全自动智慧排队叫号(首诊 、回诊自动队列),大大缩短患者诊区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一体化医技管理:打通临床科室与辅助科室的互联互通 ,其中医技统一预约平台实现医生开单到自动完成预约,患者预约达到100%,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


全院无纸化 、无胶化:其中PDA,高拍仪,签字版,CA签章投入使用;


闭环管理:其中实现药品在药库 、药房及患者之间快速流转,实现药品等人等等;


医务监控管理:实现抗菌素抗菌素 、病历时限监控、病案审核及反馈 、医疗统计全流程管理,为医院的医务质量管理和医疗数据上报提供支持;


建设创新

传统医院建设存在周期长、流程繁琐 、资金紧张等问题,如何缩短周期 、简化流程、舒缓资金成为了智慧医院建设研究的一个重点。针对智慧医院建设的特点 ,提出范围创新、招标创新、资金创新等创新建设模式来解决传统医院建设所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


1 、机电一体化建设

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打破传统医院建设的壁垒,创新地采用机电一体化的建设模式 ,既与医疗相关的核心部分,如智能化、信息化、中央空调、医疗专项等专业融合成机电一体化,真正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及一体化建设的目的,为智慧医院的大数据应用、数字孪生医院夯实基础。


2 、统一招标,保障建设质量

遵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不但从建设范围上进行创新 ,更采用了“一个工程、两次招标”的创新招标模式 ,通过一个“土建+装修” ,一个机电一体化,两次招标即完成整个工程的招标 ,不仅能简化招标流程,缩短建设时间,还能确保建设质量,避免后期工程扯皮现象 ,减轻院方管理人员压力。

体验创新

1、医院信息化创新体验 :

体验一:闭环管理

通过应用自动识别、移动医疗、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并与医院医疗流程相结合,实现患者交接、用药、 PIVA 、用血、检验、会诊、危急值、营养、高值耗材、消毒供应的闭环管理,从而减少医疗差错 ,提高医疗质量。


体验二 :基于CDSS的临床诊断标准化


体验三:BI医院业务智能

借助BI智能分析 ,建立多维数据分析模型,为医院管理提供立体的数据化决策支持。


体验四:基于移动护理的护理任务便捷执行

通过提供PDA护理功能,让护士有序执行护理任务,并快速扫码快速记录 ,使任务能够快速高效的完成。


2、智慧后勤创新体验

体验一 :数字后勤

后勤管理人员运用IBMS+BIM+FM技术 ,通过IBMS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医院所有的机电设备都可以3D立体的模式展现在IBMS平台上;并且机电设备的安装图纸、安装手册、维护信息等资料都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在IBMS平台上 ;后勤人员不但能通过IBMS系统实现设备启停 ,还能通过3D导航功能,快速找到设备 ,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真正实现数字化后勤管理 。


应用场景: IBMS平台上的报警信息显示:门诊二楼的内科三诊室温度偏高,CO2浓度过高,新风系统压力异常 。


维护流程如下:

1)后勤管理人员通过IBMS系统发送一个“门诊内科三诊室维护单”给门诊后勤维护人员 。

2)后勤维护人员在手机上接收到维护单 ,通过手机3D导航 ,迅速到达门诊二楼通风井,检查发现新风系统的过滤网堵塞比较严重;通过系统平台得到堵塞过滤网的型号 、规格、安装方式及仓储信息 ,填写“物品领用”信息 ,并发送给后勤仓管人员 。

3)后勤仓管人员收到信息后,将新的过滤网通过院内物流系统送达门诊二楼内科三诊室 。

4)维护人员通过扫描确认物品领用,并把新的过滤网安装上 ,将换下来堵塞的过滤网通过院内物流系统发送到后勤仓库,仓管人员通过系统确认回收物品,完成整个“物品领用” 。

5)维护人员填写“门诊内科三诊室维护单”,并将信息反馈给后勤管理人员 。后勤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平台,获悉门诊二楼内科三诊室温度、CO2浓度和新风系统压力均恢复正常,点击“门诊内科三诊室维护单”完成,整个维护工作完成。


体验二:实时联动

设备发生故障时,利用IBMS系统的实时监控功能,第一时间将故障信息发送给相关人员 。相关人员根据故障等级 ,采取不同的故障处理方式,对紧急病人进行及时抢救,为病人抢回“生命时间”。


应用场景:医护人员将一个急诊病人通过3号医护电梯,从1楼急诊送到4楼手术室  ,但电梯突然停在3楼,电梯门打不开 ,病人病情危急。


应急处理流程如下:

1)IBMS通过电梯实时反馈系统检测到3号医护电梯目标停止楼层为4楼 ,但目前停止在3楼超过30秒,同时检测到电梯系统电压存在异常,系统判断3号电梯为“故障停运” 。由于3号医护电梯是紧急救护电梯 ,可能存在紧急救护工作,系统判断为“一级紧急事故” 。

2)系统通过“紧急事故处理系统”,立即将紧急事故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和位于3楼的医护 、安保及后勤维护等院内工作人员。

3)3楼安保人员手机接收到紧急事故信息后,立即赶往3号医护电梯 ,马上打开3号医护电梯门。此时,一名附近维护的后勤维护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立即协助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将急诊病人通过楼梯安全护送4楼手术室 ,病人得到及时抢救,病情稳定。

4)电梯维护人员通过系统接收到电梯系统“故障停运”后,立即对电梯系统电压进行检查,解除故障,恢复3号医护电梯正常运转 。


体验三:智能管控

应对不同区域使用要求,后勤人员通过设定不同的设备启停规则 ,实现机电设备智能管控,减轻后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应用场景:医院内的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LED大屏和导诊系统等系统设定规则 ,如夏季上午8点正 ,门诊及就诊大厅的中央空调 、通风系统、LED大屏、导诊系统等设备自动启动,为就诊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 、便捷的就诊环境。晚上18点正,上述设备自动关闭 ,节省能耗,减低无端浪费。


4 、能耗审计

通过IBMS系统 ,能够实现能耗自动审计,所有能源消费 ,清清楚楚,更能通过分析对比,查找出节能控制点,为医院节省能源消耗。


应用场景 :医院管理人员每天上午接收到通过系统发的手机短信或者微信,实时掌握每天的能源消耗情况 ,及时做到查缺补漏,避免能源浪费 。

(此内容由www.qiyangzs.com提供)







XML地图